液晶盛世之下价格战会致了谁的命

“为什么要买等离子?大家都在说液晶好,我如果要买平板电视,不管多大都买液晶。”类似于这样的观点,《电器》记者已经听到麻木,甚至懒于再去解释“等离子的优点”——当液晶电视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已经带给普通消费者这种观念的时候,谁还会怀疑,平板时代是不是液晶在称王?但人们依旧不禁要问:发展得如此迅猛的液晶电视市场,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液晶电视显露王朝端倪 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最新的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从2005年到2010年间正在以49%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液晶电视销量将从2005年的140万台增长至2010年的2000多万台。而液晶电视市场收入则将从2005年的13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28亿美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城市消费者购买力大幅提高、房地产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条件下,液晶电视在30~37英寸的彩电市场一枝独秀并且价格持续降低是液晶在2006年大热的重要原因。北京国美家电卖场一位负责人说,2006年一年时间里,卖场里32英寸液晶电视的平均售价就降了将近一半——由年初的每台1万元左右下降到年底的5000元上下,早已进入多数城市消费者的购买力范围之内。 无疑,新婚家庭的增多、老旧彩电的更新换代等原因都促进了液晶电视的销售增长。GFK中国公司研究员蔡凌表示,在2006年的液晶电视市场,32英寸以上产品销量涨幅最大,达到了354%,18英寸以下小尺寸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快速下降。在各尺寸中,32英寸液晶电视目前占比最高,同时37英寸、40英寸和42英寸的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此外,消费者偏爱32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的趋势还会保持下去。 与此同时,曾经由于成本原因制约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液晶电视普及的难题,在2006年也随着液晶面板第七代线的量产而迎刃而解。据国美及苏宁提供的材料分析,目前42英寸的国产液晶电视均价已经低于同尺寸的LG、三星的等离子电视均价。而这在一年前根本不可想象。 TCL电视有关人士表示,在液晶电视突破尺寸及成本限制开始向大屏幕(40英寸及以上)进军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液晶电视能否称霸平板电视领域的事实了,目前,在大屏幕领域,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也在突飞猛进。 创维集团一份内部调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液晶电视价格的平均降幅为最高,尤其是40英寸~46英寸的大屏幕液晶,降幅普遍高达30%,预计2007年在面板供应激增、成本降低的推动下,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价格还有望继续下调约25%。 iSuppli公司的中国行业分析师KathleenZhang表示:“不久的将来,在第八代液晶电视厂商开始生产之后,液晶电视将在中国的50英寸甚至更大型电视市场上和等离子电视以及微显背投电视决一高下。2007年,液晶电视将在中国电视机市场预计会占据56%的份额,而到2010年,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赶上CRT电视的销量。” 而在赛诺公司日前说做的平板电视分析报告中则显示,在整个2006年,液晶电视在大屏幕市场异军突起,迅速蚕食了CRT背投和等离子电视的市场份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