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电竞手机前世 它们都是在哪里失败了以及怎么走到现在的电竞手机

回顾电竞手机前世 它们都是在哪里失败了?以及怎么走到现在的电竞手机?

电竞手机的过去与今天

针对“游戏”而开发的手机产品其实由来已久。

2003 年,Nokia 发布了一款设计和定位都相当大胆的手机,这款手机就是被后人称为“电竞手机鼻祖”的 Nokia N-Gage。

结合手机和游戏机的设计理念,N-Gage(NG)罕见地在手机上采用了横版机身设计。除了拥有专门为游戏而设的四向方向键以外,Nokia 还联合当时在手游界跃跃欲试的 EA、Gameloft、育碧等游戏厂商推出 NG 专属的卡带游戏,就像过去的 NDS 和如今的 Switch 一样在游戏前需要插卡。只不过当时 NG 卡带所用的是 MMC,设计有点像今天的 SD 卡。

不过 NG 的游戏理念虽好,可它的本质依然还是手机。尽管 Nokia 的理念相当前卫,但受限于当时的设计,NG 的游戏体验并不如理想中完美:生硬的按键手感、舍弃相机镜头、繁琐的卡带更换方式(需关机拆后盖更换),都让玩家体验大打折扣。

但以上都不是扼杀 NG 前途的主要原因,最致命的是内容和售价,虽说 Nokia 拿到了 EA 和 Gameloft 的企业合作,但这并不代表 NG 拥有光明前景。

有曾入手 NG 的玩家表示这款手机的游戏就像是“手游加强版”,且主要集中在 EA 和 Gameloft,数量虽多但佳作甚少。加之,破解工作在当时兴起,破解手游在网络泛滥,更多用户宁愿选择免费的游戏也不愿去选为游戏定制的手机。

所以即便 Nokia 在后期推出全新设计和 N-Gage 2.0 线上游戏平台理念的 NG QD,最终也无法拯救 Nokia 破碎的电竞手机梦。

2003 年, Nokia NG 的售价高达 300 美元,是同期竞争对手任天堂 GBA-SP 的两倍(GBA-SP 售价为 149.95 美元)。

不过尽管 Nokia 的尝试最后是以失败告终,但“电竞手机”理念并没有因为 Nokia 的失败而被判死刑。迈入软件资源更丰富的 iOS 和 Android 时代,2011 年,野心勃勃的 Sony 推出了电竞手机 Xperia Play Z1i(也称为:Xperia Play)。

作为“游戏世家”的 Sony,相当大胆地将自家 PSP 游戏机设计融入到这款 Android 智能手机当中,通过双层的设计去将屏幕和控制区区分出来,以解决显示和操控问题。

从外观看,它就像是一台可以打电话的 PSP Go。

在 Xperia Z1i 这款手机上,Sony 通过触摸式摇杆和侧面的独立 L/R 键去模拟手柄的操控体验,这些都能给游戏带来更多元的操控体验。而为了适配这套硬件生态,Sony 还推出了 PlayStation Mobile(PSM)体系去填补这款手机在 PlayStation 特色游戏资源上的空缺。

然而即便有着 99% 游戏机的设计和 PSM 加持,但最终这些本被大家看好的亮点都没有给 Xperia Z1i 带来太大的市场竞争力。

当时的 Android 手游似乎都不能将 Xperia Z1i 的游戏键盘优势完全体现出来,人们不会为单纯的“玩游戏操作方便”而去为电竞手机买单。加上当时 Sony PlayStation 掌游也呈现疲软,更成为了压倒 Z1i 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之后有人说这款手机“生不逢时”,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2015 年,Sony 正式宣布 PSM 于同年 7 月停止服务。而一同被结束的,还有 Sony 制造“电竞手机”的野心。

PC 制造商跨界手机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作为在游戏 PC 领域拥有响当当名号的雷蛇和华硕 ROG 也跃跃欲试,于近年推出专门为游戏而生的智能手机。

相比起过去的电竞手机,他们不但有着数一数二的硬件规格和游戏优化(如:雷蛇与腾讯推出最高 120fps 的《王者荣耀》海外版高帧率模式、ROG 手机内置独立散热系统等),而且还有能发光发亮的信仰灯。

这还没完,他们还为手机推出专用的扩充坞,让手机接入外接显示屏幕后秒变游戏主机。

而随着手游业在过去几年里快速发展,为提升操作体验的外置手柄也成为了当下最红的手机配件之一。这一趋势同样也被传统手机厂商所察觉:

由小米投资的黑鲨手机就配备了游戏手柄;另一边的中国厂商努比亚红魔也在新机上加入了和 Xperia Z1i 相似的独立 L/R 键。只是现在触控技术成熟了,物理按键被触控所替代,机身厚度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电竞手机标志性的七彩灯设计。

电竞手机到了 2018 年,回顾今年这一年的发展,似乎有着一片光明的前途。

  • 本文授权转载自:ifanr(爱范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