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6-7来源:科学时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我来说两句】【查看对此快讯的评论】 从家用DVD机到超市的条形码扫描仪,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激光一般都是红色的。不过,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物理学家Victor Klimov及其同事日前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介绍了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纳米晶体,这种晶体使用较少能量就可增强光线。据称,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制造廉价的彩色激光器。半导体材料中,2~10纳米大小的晶体称为量子点。量子点可以释放不同颜色的明亮荧光。量子点的制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与现在的气体和二极管激光器都只能发射单色光不同,只要改变纳米晶体的大小,人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得不同颜色的光。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有高、低两个能级,能级间的带隙决定着激光的波长。Klimov表示,在纳米晶体中,带隙会随着晶体薄片的尺寸而改变——尺寸越小,带隙越大。因此,通过改变晶体尺寸,纳米晶体激光器可以发射从紫色到绿色的光。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报道,量子点已经被用于医学成像,正要用于光电电池和LED。纳米晶体激光器还可以安装到无线通信光纤或者医用、化学制品硅传感器中。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化学教授Todd Krauss表示,这些设备安装了纳米晶体激光器之后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要比建造数百万美元的装配线方便多了”。同时,研究人员已经花了10年的时间想要用半导体纳米晶体制作激光器。但是,目前需要用价值30万美元的激光轰击晶体,才能制造出一个纳米晶体激光器。要使材料发光必须使其电子被激发。电子被某一特定能量的光子激发后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留下一个正电空穴,这一过程会释放两个光子。释放的光子离开材料就会产生光,但如果光子被材料中未激发的电子吸收,则不会发光。因此发光的关键是要使材料中的多数电子处于激发态,保证出来的光子比进去的多。在半导体纳米晶体中,两个电子通常处于低能级。如果同时激发这两个电子,会产生两个电子空穴对。但是,在微小的晶体中,这两个电子空穴对会相互作用,50皮秒(微微秒)内就会正负抵消,而这个时间还不够增强光线。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找到一个解决该问题的好办法:他们制作了一个双层纳米晶体——内部是一个硫化镉核,外层包裹着硒化锌壳,这种纳米晶体只增强一个电子空穴对的光。据Klimov介绍,通过这种分割,电子老老实实呆在核中,而空穴进入外壳。这种分割改变了纳米晶体的性质——晶体中两个处于低能级的电子中,一个比另外一个需要大得多的能量才能激发。因此,受激发时,只有一个电子会被激发,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这样的话,当外部光子轰击时,只有一对电子空穴对重组,产生的两个光子都被释放出去。现在,研究人员只要用较小的能量轰击纳米晶体,就可以使受激发的单个电子维持2纳秒的激发态,这个时间足够增强光线。在没有这种方法之前,必须用昂贵的高能激光轰击纳米晶体才能制造出纳米晶体激光器。但最终,实用的纳米晶体激光器必须能够用电驱动。Krauss表示,这项发现离电能驱动又进了一大步。Alexander Efros是华盛顿海军研究实验室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纳米晶体量子点研究的先驱。他认为,该项研究为用纳米晶体量子点制造激光器“打开了一扇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