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
正常水体中的pH值是衡量其酸碱性的一种指标。对于饮用水,国际上普遍认为pH值应在6.5至8.5之间,这一范围内的水体被认为具有适宜的酸碱度。如果pH偏离这一范围,即为酸性或碱性,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极端低于7的pH会导致口腔和消化道问题,而高于9时可能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
氯含量
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它通过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破坏它们,从而使得水变得安全可饮。但是,氯过多也会产生副作用,如形成有害物质三氯甲烷(TCE)等。因此,在处理饮用水时需要控制氯的添加量,使其保持在0.2到1mg/L之间,以确保有效消毒同时避免潜在风险。
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如铅、汞、砷等不但对环境有害,对人体健康也是严重威胁。在饮用水中检测这些元素并将其限值设置在非常低水平,比如铅为0mg/L,汞为0.001mg/L,以防止长期摄入导致慢性毒性的危险。
细菌污染指数
细菌污染指数(Bacterial Index),即每升样本所包含活细胞数目,是评价地下井或其他源头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饮用井应该具有较低的细菌污染指数,即每毫升样本中活细胞数量少于100个,以保证供给给人的纯净无异味。
确定氧含量DO
溶解氧(DO)是一个描述淡水环境生态平衡状态的关键因素,它反映了空气中溶解到液体中的氧气浓度。当DO达到一定水平时,可支持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繁衍生存,因此对于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结构至关重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建议DO保持在6-10 mg/L之间,但这取决于具体地区的地理位置、温度以及其他因素。此外,当某些工业活动增加了营养盐份或者降雨过多带来了大量有机物质时,也需要相应调整这个指标以保护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