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模式行业应用无人机为海事监管信息化赋能

近年来,我国海事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监管资源少而监管对象多的资源匹配挑战日益凸显,依靠传统“汗水”式的监管模式已无法满足如今海事监管“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发展需要。

无人机凭借其高空视角、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灵活机动等优势,开始逐步应用于海事巡查领域。截至目前,MH海事已通过大疆无人机完成非接触式巡逻查纠216件。大疆行业应用凭借对无人机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深耕,给海事局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高效的工作新方式。

今年六月开始,该海事局联合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对无人机在海事巡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探索,经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MH海事利用无人机拍摄静态照片和动态视频等方式,可以实现高效地对违章追越、强行穿越航道等违法行为进行精准取证。相比于传统巡查方式,无论在效率上,还是效果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图:无人机监管成效对比

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无人机“巡、控、纠”一体化监管方案,在丰富了该海事局管理手段的同时,也将处置效率提升至新的台阶。

无人机鹰眼捕捉,人脸识别高效无误

在处理一处“空载砂石料船申请配员情况复核”的问题时,由于该船空载干舷较高,导致常规的登船检查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及精力。海事局工作人员使用大疆经纬M300 RTK同时搭载H20T和MP130喊话器完成配员复核:首先通过喊话器联系船方,召集船员携带适任证书在甲板上集合,借助H20T高倍率变焦镜头,清晰捕获船员面部图像和证书信息,随后将所拍摄的照片同步至内部系统比对识别,对船员进行二次确认,总共耗时不到5分钟。

图:无人机快速采集需审核信息

面对需要查验的船舶,只需动动手指即可高效准确的完成信息审核,无人机的加入极大的帮助了一线海事巡查人员减负。

高效建模排查,违章现象无处可藏

由于该海事局所管辖的海域整体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很容易导致小型船舶的大面积聚集,一旦挤占主航道,会产生较大安全隐患。如果按照传统的“超宽纠违”程序,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测,这种方式往往取证耗时长,对于人力资源投入存在较大牵制。这种局面,在该海事局开始投入无人机参与巡逻后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在航线巡查任务中,无人机发现一码头存在超宽靠泊现象,工作人员立即打开网格线设置,参照九宫格标线位置控制无人机完成该码头俯拍照片的获取。同时,多角度拍摄涉事船舶的船名标号,便于通过协同平台确认船舶信息。随后将照片导入大疆智图生成二维正射影像,标注时间和地理坐标位置,快速测量每一档船舶的超宽数据,并制作《海事行政处罚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完成处罚。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完成了从发现到处理的全过程。

图:结合大疆智图高效完成治理

可以说,无人机的运用,给中国海事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安全、高效的全新工作方式。

无人机监管“多面手”,各种场景完美适配

不仅如此,借助大疆经纬M300 RTK无人机还可以使用“打点定位、智能跟踪、精准复拍、超清矩阵拍照、位置共享”等功能,高效适用于更多复杂环境下的海事巡查应用场景。

图:船体标识、名称查验

图:逆航道行驶查违

图:大型船舶无船首瞭望人员并备锚

图:违规锚泊

图:及时提醒船员按规定穿着救生衣

“点-线-面”棋盘式管理,实现无死角巡查

通过司空无人机管理平台,可将辖区水上交通、船舶运行、涉水工程及违法船舶管理等现场画面高效快速回传到指挥中心,解决传统监管画面缺失、图像回传速度不及时等管理痛点,以便对辖域内的通航情况进行全方位指挥管控。无人机配合两岸监控系统和水上轮艇,逐步形成了“岸基+水上+空中”的立体化巡航模式。

图:指挥中心的司空管理平台

自该海事局投入使用大疆无人机以来,不仅有效降低了轮艇工作强度,每日可减少单艇2小时轮艇出动、节省约36升燃油消耗,还提高了海事监管的触达效率,极大的增强了海事监管的覆盖能力,取证时间也由原来调查笔录的2小时缩短到10分钟以内,动态船舶监管能力得到提升,水域乱停乱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此外,该海事局还根据辖区特点制作了《无人机“打卡”式巡航清单》,每日至少实施2次责任区巡航,及时对各类显性违章行为及时查处和纠违,真正将无人机作为一种常态化监管取证工具。

猜你喜欢

推荐排行

  • 智能化的温柔力量静悄悄地塑造我们的未来
  • 科学联合体科协在校园中的作用与责任
  • 超级无敌Android大侠拯救世界一个手机应用一
  • 全球科技风云深度探索全球著名科技网站的辉煌历程与创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