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跨肩的帆布包,洪磊像刚远游归来——这位出生在1960年的摄影艺术家,是上世纪末中国观念摄影崛起的代表人物,他显得边缘又另类,他不爱混迹艺术圈,常年居住生活在常州,远离北京等艺术正在发生的地方,但又是中国当代艺术绕不过的核心人物之一。
7月30日至8月15日,洪磊艺术个展《不是香水》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很‘无聊’,所以我画了些‘无聊的东西’,就如同这些‘无聊的东西’并不能说明什么以及说明这个时代,所以展览的名字叫《不是香水》。”洪磊说道。
可能跟洪磊的名字一样,洪水而至,石头堆砌,水来了又被挡住。洪磊的这种矛盾个性,不只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
洪磊十分注意研究传统文化,甚至有一段时间期待能把自己拍摄的作品中体现出宋画的那种深远的文人意境。但他又希望通过当代性的观念和主题,能把作品放在当下可以经验。为此,他甚至深入学习广告传播的一些美学特征。
而另一方面,洪磊坚持艺术家必须要把自己的态度展示出来,但他又偏隅一方,选择在常州这个远离艺术中心的地方,安心喝茶、听琴,过着类似古典文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于所谓的艺术家身份,他也会展现出一付无所谓的姿态,“你愿意说我是艺术家,那就是,要不是那就不是。我觉得生活比艺术有意义,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
洪磊身上始终交织着的矛盾的另一个方面:淡泊、无为、慵懒地守望岁月,以及对遥远年代文人生活的魂牵梦绕,但又期待作品的爆发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就如他纺织颜料作品(在丝绸上)《出石落水》,透过带有类似被枪击过的玻璃的洞隙,出石落水的状态被洪磊描绘成一种被撬裂的、似有似无的影像,石头呈现了一种被暴力破坏而混乱开放的状态。
他似乎总在一个边界线上寻寻觅觅,一边是一种循规蹈矩的安逸,似乎跟这个时代无甚关联;而另一边,则是蕴含着强大能量和爆破力的现实批判性。海德格尔曾说:“面对现实,我选择闭上双眼。”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愿正视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
洪磊说,他骨子里面,还是有一种中国文人那种“悲秋”的情怀。
洪磊的作品,其实并不无聊。展览二十几件洪磊近三年来的作品,依据黑白绘画和彩色摄影相间搭配的陈列方式进行展出,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几张作品还一半是摄影,一半是绘画。有些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摄影观看,似乎带点类似杉本博司似的“剧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