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将ChatGPT命名为聊斋以便它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

据网上的资料表明,2022年11月30日,微软旗下的OpenAI实验室推出了ChatGPT聊天机器人模型程序。这款产品凭借其超越同类的“智能化”水平,在上线仅5天后便吸引了超过100万用户。到了2023年1月末,尽管只有两个月时间,它已经获得了1亿的月活跃用户;而在2月初,ChatGPT宣布自己已满负荷运行,将暂时无法为所有用户提供访问服务,这种火爆程度让人感到既惊叹又有些害怕。

易中天老师的一则帖子截图显示,他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ChatGPT的英文全称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可直译为“聊天机器人模型”。它是一款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然语言处理的工具,可以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并根据对话内容进行互动,就像与人类交流一样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等任务。

"Chat"含有闲聊、闲谈、聊天等意思,而"Generative"意味着有生产力或生殖力,"Pre-trained"代表预先训练过,“Transformer”则带有彻底改变或变形金刚之意。这些特点使得ChatGPT能够以一种更加接近人类交流的方式与我们交谈。

基于以上信息,我建议将这款系统命名为“聊斋”,虽然这个名字可能不符合易中天老师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但它仍然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一方面,这个名字反映出的是一个由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大致模仿;另一方面,它也如同《聊斋志异》中的那些女鬼般阴魂不散,与我们的生活相缠绕。

我选取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书斋名称作为中文名。“聊斋”原意指蒲松龄自己的书房,那里他设立了一座茶棚,用来询问一些奇闻异事,并将听来的故事加工成文章记录下来。在这个意义上,“志”代表记录,“异”则是指那些奇怪的事情。“《崂山道士》”这样的故事在《聊斋志异》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花妖狐魅与人的恋爱故事,因此“聊斋”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常被用来形容传统中国的小说或者民间传说里的神秘和幽默元素。

现在,我们在从事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时,就是利用这种技术提取大量变化图,然后通过实地考察核实验证很多变化确实令人哭笑不得。但这种情况也让我们担忧:随着科技进步,我们是否会沦为机器程序控制的人工智能奴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不管是现代科技还是古代文学,都各有所长,有适合的地方。而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只要使用得当,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也不会成为真正的问题。而且,由于没有情感,没有主观意识,所以即便用于沟通,也似乎不是它们最擅长的事业。不知是否有人觉得给这款产品起名叫做“虚拟幻境”的好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