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闪电侠摄影界英雄退场人类摄影师的未来在何方

在Midjourney V5的诞生与发展中,我们见证了AI技术日趋逼近真实摄影效果的快速迭代。从平面设计师Julie Wieland眼中的“视力不好太久之后终于戴上了眼镜”的惊喜到专业人士试水AI创作,一时间,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小红书、B站等都被这股旋风所笼罩。

华东师范大学摄影教师吴晓隆试用过Midjourney V4和V5两个版本,他发现“V5的效果确实更逼真了”。通过Midjourney V4生成的一张图像显示出黑人、复古、室内、听音乐、灯光等关键词能生成一个人的大头照,而V5则多样化,不同景别都有。吴晓隆还通过Midjourney V5展示出了惊人的模仿能力,只需输入简单指令即可准确识别并呈现出那位著名摄影家的创作风格和画面质感。

小红书博主龙二圈也尝试使用Midjourney V5,她认为它的表现结果“甚至可以与真实拍摄的摄影作品打平分”。不过,对于AI技术是否会取代摄影,业界普遍观点是“商业摄影最危险”,而新闻攝 影、紀實攝 影與藝術攝 影则相对乐观,因为它们需要的是好的新闻照片,这方面的需求会因为AI而加大,看多了假的就想看最真实的。

尽管目前AI技术无法完全达到让专业人士认可的地步,但其现象已带动了关于“AI替代摄影师”的争论。不乏网友评论说:“艺术 摄 影 需 要 创 作 人 有 对 世 界 的 感 受 和 对 庸 常 的 叛 逆,但 AI 没 有 情 绪,它 产 生 的 图 像 更 多 是 基 于 机 械 学 习 和 概率,而不是对世界的情感。在艺术 摄 影 部 分, AI 更 适 合 帮 助 艺术 家 收 集 信 息。”

总之,无论是作为辅助工具还是新一轮技术革新的推手,人们对于AI在各个领域所扮演角色的期待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人担心相关技术演变带来的风险,如一位网友评论道,“‘眼见为实’这四个字从此距离人类越来越远”,当AI生成的作品日益逼真时,又该怎样分辨何为真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