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成像不再是未来_技术 观察
本报记者 王小霞
在大部分人尚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空气成像技术就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类企业瞄准的热点行业。
2015年,一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的虚拟现实领域科技企业“魔幻飞跃”(Magic Leap),释出了一段演示其全息3D投影技术的概念视讯:一条巨鲸从体育馆的正中纵跃而出,在木地板上激起滔天浪花,现场观众无不惊叹连连。
虽然事后有研究发现这一技术是假的,视讯是特效做出来的,但空气成像概念开始走向人们的现实生活。
空气成像主要是通过空气显示屏来完成的。空气显示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介质空中成像显示屏,另一种是无介质空中成像显示屏。
有介质空中成像显示屏的基本原理是将影象投影到薄雾上,所以它的硬件装置主要是投影机和薄雾发生器。从硬件构成看,业内分析其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是成像质量不佳,二是薄雾的湿气使人不适。除此之外,有介质空中成像显示屏还包括“全息”膜成像。
无介质空中成像显示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日本公司Aska3D公司设计生产的AI板,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具有负折射率的玻璃,将二维影象推送到另一个三维空间。目前已投入商业使用。另外一种是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互动全息空气影像技术,产品形态叫做等效负折射率平板透镜,这项技术是依靠光场重构的原理将发散的光线在空中重新汇聚成实像,成功实现了将影像投影在空中。并且,人可以与画面直接互动,不需要通过任何承载介质,且成的像为实像。由此来看,空气成像不再是未来的幻想。
空气成像的最大优势是人可以和空间中的像进行直接互动而不用使用类似VR的辅助显示装置。从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到《钢铁侠》中可以看出,人们希望可以与空间中的自由的像进行实时互动,实现梦幻般的效果。
有分析指出,空气成像技术将创造生产生活场景中人类视觉使用者界面的变革,改善人类视觉方式,未来在展览展示、广告媒体、智慧车载、资讯保安、商务会议、家用电器、医疗装置等方面也会大放异彩,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常规的户外媒体依托于墙体、灯箱、大型画板等材质,运用空气成像技术即可把画面内容源放到墙壁中,广告具体成像会垂直于墙面呈现在空中,人可以进行穿透,也可以实现人与画面的互动。科幻电影中的一幕可成为现实。
正是因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虽然当前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仍吸引了不少机构和企业提前布局这一商业赛道。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空气成像技术最为成熟和可以商业化的企业并不多,由于研发领域较为前沿,市场基本处于良性竞争状态,整体细分行业均处于摸索状态。行业未来最主要的竞争力将来自成像效果、实用性、成本三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