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管狗不严引发的思考 利物浦大学走在前面

网红管狗不严引发的思考 利物浦大学走在前面




近日,“网红遛狗不拴绳,殴打孕妇致先兆早产”的事件成为热议话题,新京报、澎湃新闻、沸腾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评论此次事件,“校长”王思聪也下场怒怼该网红。而“管狗不严有什么后果?被狗咬伤怎么办?”等问题也成为讨论热点。



另外,据今年5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宠物狗数量已突破一亿只。而在此基数下,流浪狗的数量之庞大亦不难想像,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存在。



无疑,狗是非常受欢迎的动物。然而,被狗咬伤事件也时有发生。狗咬人的危害,轻则对皮肤和肌肉造成损伤,比如留下伤疤;重则造成心理阴影、引发狂犬病,甚至危及生命。




狗咬伤人相关数据




在美国,目前超过35万名狗咬伤患者,在急诊室接受过治疗;2017年狗咬伤并发症等治疗费用超过10亿美元。在英国,每年记录的狗咬伤入院人数超过7000人;2013年,英国有6740名狗咬伤患者停工入院救治,实际数值远大于此。而在中国,每年至少1000万人被狗咬伤。








狗咬伤人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识别狗显示的恶意信号也是一个因素。因此,无论作为狗主人还是路人,对狗发出的相关信号多一些了解,总归是有益无害的。尤其是,了解的方式还比较有趣,且不必冒被咬风险的话。



利物浦大学开发VR体验,帮助人们预防犬类攻击




今年2月,利物浦大学曾发表研究表明,神经质的人更容易被狗咬。在该研究中,神经质评估量表对焦虑恐惧值进行了打分(1-7打分,数值越高情绪越稳定)。得分每下降1分,被狗咬的几率就会增加33%。或者,可以将该结论粗暴地理解为,狗能“闻出恐惧”。



而现在,利物浦大学又开发出了一种防止被狗咬的“解决方案”。





利物浦大学的虚拟工程中心(VEC)与利物浦大学感染与全球健康研究所、Dogs Trust,以及心理学健康与社会研究所合作,创建了一个VR体验。该体验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狗的行为,包括识别狗的一系列威胁(攻击)性行为,以教育公众、实现更好的安全预防。



毕竟,在现实生活,要想深入地了解狗可能会略微棘手,尤其对于怕狗的人而言。但在VR中,所有人都能够放心大胆地与狗接触了。因为VR中虚拟狗的攻击迹象是安全和可控的。





在该VR体验中,用户将接触一只虚拟狗。随着用户不断靠近,狗的行为和肢体语言会逐渐改变,例如出现舔嘴唇、降低头部和身体、前爪抬起、咆哮和露出牙齿等行为。这些行为表明狗此刻有攻击的迹象,用户不应该再继续靠近。



该项体验的意义与继续发展的空间




1.该体验表明,VR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让用户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行为模拟(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安全知识学习等。



2.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相比,通过逼真的沉浸式环境看到狗肢体语言的变化,可以提升用户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3.后期需要继续将强与动物行为专家和心理学家的合作,增强VR环境中犬类肢体语言和细节等方面的真实性,尽可能提供更逼真的沉浸式体验。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技术宅 →

VR小工具集合

AR应用盘点

TOF无线技术

SteamVR 2.0

华为麒麟980

拆机报告


情报党 →

线验店

VR社交

VR音频

Magic Leap One

2018 IDC报告

全面屏手机

CCP Games被收购


大佬说 →

网易NETVIOS

亚马逊

迪士尼

Two Bit Circus

NextVR

eXp RealtyFacebook

零售巨头



展览汇 →

PLAY NYC 2018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科隆游戏展

SIGGRAPH 2018

PAX West 2018


爱游戏 →

射还是被射北欧风光东京解谜

游乐园

A Fishman’s Tale

VR僵尸游戏

掌上游戏机

DJ



电影集

Kiss Me First

战争电影

Beyond Tokyo

洪水围城A Moon for All Mankind

华沙起义


跨行业 →

戒毒

广告

宣传

赛车

看房

航空

AR/VR

物馆

教育

限运动

企业培训

NASA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