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发布的一些数据来看,冰箱的价格有明显上浮迹象。例如,此前中怡康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冰箱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12.2%,领涨家电行业,那么在家电行业疲软的大环境下,为什么冰箱价格能逆势而行呢?
之所以冰箱的价格有所上涨,一方面是其原材料价格上涨。自2017年开始,如PVC、热轧钢、聚氨酯、焦煤等制作冰箱的主要原材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此外,全球倡导的环保升级也导致冰箱制造成本增加,加剧了这一趋势。
业内人士透露,在低端市场如一门、二门、三门等产品中,由于起始售价较低,而毛利润原本就不高,因此原材料成本上的增加导致这些产品售价上涨情况更为明显。而多门以及对门等功能更加丰富的高端产品由于功能和容量优势,其价格波动相对小得多。
除了原材料成本因素,还有一点影响了冰箱市场,即消费水平提高,大品牌逐渐走向高端路线。不少消费者愿意多花钱购买性能更好、容量更大的高端型号,从而推动整体售价水平均提升。市面上的松下、海尔、美的、三星等巨头品牌纷纷迈向高端市场,其中旗下的新品基本都是高端产品。
据统计,现在一些大品牌发布的新品基本都是高端产品。在此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仍会有一定幅度地继续增长。这背后,是厂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中脱颖而出,有必要转型成为提供智能化、高性价比、高质量服务以吸引消费者的企业。
然而,这种趋势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对于那些加入了无关紧要功能(如WiFi互联)的洗衣机是否真的值得投资?虽然这类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但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这样的“鸡肋”功能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只是在增加额外开支给予用户更多选择,但同时却让人们怀疑是否真的是基于需求驱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平衡创新与实际需求的问题。
总结来说,在这个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希望所有相关方能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从健康和体验出发,为我们提供更加优秀且实用的家电产品,让大家都能享受到便捷舒适生活,同时又不会因为追求过度奢华而牺牲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