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几年的百度,不难发现它在技术领域的投入方面,也的确是大手笔。2022年Q3财报显示,百度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58亿元,核心研发费率连续8个季度超过20%。2021年,百度研发投入累计达221亿元,占核心收入比例23%。近十年来,百度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进行研发。
目前看来,移动生态、智能云和自动驾驶,是百度重点押注的方向。自动驾驶方面,百ду已经拓展出了智慧交通、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服务等多样化场景,这些场景又与百度智能云形成了生态效应,让百度在AI界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以智能驾驶为例,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变现方式,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2年第三季度,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萝卜快跑相关订单已超过47.4万单,上升311%,环比增长65%。
不得不注意的是,一边是高昂的研发投入,一边是缓慢的变现速度,比如说光是2020年,就砸了200个亿到自动驾驶业务上,但从数据上看,这项业务的投资与成效并不匹配。一边是高昂的一方,一边是不理想的情况下,还推出了聊天机器人真不一定能赚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医疗领域外,还有阿里也在城市、工业、环境、农业、航空等领域推出了对应ET大脑,将AI技术与产业进行了深刻融合。而腾讯方面,则依托腾讯云技术,对医学影像AI产品——腾讯觅影进行了深耕,为全国智慧医疗机构和医学影像中心提供了云服务,并且公布了全新的医疗AI模型“Med-PaLM”。
整体看来,无论是在AI医疗还是聊天机器人的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一点可以通过ChatGPT举例,它运行一天需要烧掉10万美元,每次有人使用ChatGPT时,它都会耗费价值约几美分计算能力,从中也不难看出,即使免费版本也不可能长期运营下去,而OpenAI决定推出的付费版ChatGPT就是为了加速商业化进程。
从当前情况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互联网格局正在演变。在中国,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经超4000亿元预计2030将达到1万亿元,而全球范围内则同比增长19.6%,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这一切都说明着AI发展带动着整个行业进步,同时也成为了云计算巨头们竞争焦点之一。
不过对于科技节口号响彻社会的大厂来说,其实并非所有创新都能立即转化为利润,比如说新推出的聊天机器人或许还没有找到适合的人工智能战略而导致商业化路途充满挑战。此外,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些公司不断探索新市场、新机会,如在“AI 云计算”、“AI 医疗”等新兴行业继续前行,其中虽然存在挑战但未来市场格局将会迎接更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