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在创新力、性价比和价值链三大领域全面超越日本,占领市场高地。据统计,自2月以来,海信液晶电视以11.16%的销售额占有率成为国内出口第一品牌,而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液晶电视销售额达8.22亿元,比外资品牌的4.79亿元远高出一倍。前七名都是中国品牌,其中海信与夏普之间的竞争被历史尘封,海信以1.98亿销售额独领风骚,而夏普仅排第八位。这表明日系彩电在创新能力、价格优势和价值链建设上出现了显著下滑。
创新是日本制造业永恒的话题。在90年代中后期,大型日本公司如索尼、日立和松下陷入巨亏,这是他们缺乏技术进步所致。家电卖场工作人员称:“日系彩电失去了技术、价格和服务上的任何优势。”专家刘燕红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制造力的灵魂。美国通过不可模仿的速度再次击败了日本,并且韩国与中国联手压制了日本。”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陆刃波分析:“目前,中国彩电已经全面超过日本形成了一种格局:中国为第一集团、韩国为第二集团、日本为第三集团。”虽然夏普与海信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但海信在创新度、性价比等方面压倒了其他品牌。“模仿取胜”的模式已不再适用。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评测显示,在关键技术指标中,海信超越所有对手获得六项桂冠。这标志着中国彩电技术水平超过国外品牌,是“历史性的跨越”。原因在于技术创新的差距。
杨云铎认为,“性价比成为了杀手锏”,而成本高导致价格贵并非因为质量好,因此当接近国际知名商标西门子的海信成功打败夏普时,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由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加之价格战策略无效,使得松下、三洋等企业无法长期抗衡。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创新还是性价比较说,都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彩电正在逐步取代其日系对手,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稳固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