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电在创新、性价比和价值链三大领域全面超越日本。据统计,自今年2月起,海信液晶电视以11.16%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出口第一,而国家中怡康时代调查显示,2004年至2005年间中国液晶品牌销售额达8.22亿元,而外资品牌仅有4.79亿元,与此同时,前7名销售榜单上的所有品牌均为中国企业。日本彩电则彻底落后。
创新是日系制造业的长期痛点。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其知名企业如索尼、松下等出现巨亏,并陷入了创新危机。家电卖场工作人员指出,日系彩电失去了技术、价格和服务优势,其美誉度也极低。而专家刘燕红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美国通过不可模仿的速度再次超越日本,而中国与韩国则以模仿与创新的结合打压了日本。
目前,全球家电市场基本形成了“一带一路”的格局:中国为首集团,以海信、三星等为代表;韩国为第二集团,以LG等为代表;而日本则处于第三集团位置。夏普与海信之间的竞争一直是中日两强较量焦点,但海信在创新、性价比和价值链方面全面领先,这表明日系制造业无法复制过去成功模式。
在最近的一项测试中,对国内外8个品牌液晶电视进行全面的评测,其中包括对对比度、亮度、分辨率、高清兼容性等八个关键技术指标。在这八项指标中,有六项(对比度、高亮度分辨率水平清晰度功耗高清格式兼容性)被海信独占冠军,这意味着中国彩电在高端产品技术上超过了国外竞争者的“历史性的跨越”。
最后,一位国际营销大师杨云铎总结说:“性价比成为了杀手锏”,由于成本高导致价格过高,因此虽然西门子曾经拥有该商标但最终还是被夺走,同时在“信普争霸”战役中败给了夏普之后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在价格战还是技术战,都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长期抗衡由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驱动的中国制造业。这就是为什么松下和索尼这样的销售人员会坦言:“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们这样,在电子产品尤其是大件商品上持续多年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