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瑶 武亦彬
(资料图片)
记者也没想到,几天前发布的一则视频预告,竟偶然成全了一场温暖的重逢。
故事的主人公是迟家四姐妹,重逢的对象是西城区天桥街道小喇叭胡同10号院——她们曾经住了近70年的家。玉成此事的,除去记者的无心插柳,还有老院的脱胎换骨。
小喇叭胡同10号是座150多岁的三合院。岁月消磨,一度成为危房,如今焕然重生,变身小微艺术馆。
老院新生,正是北京日报“胡同里的北京”融媒体工作室关注的领域。踩点、走位、发视频预告、与“粉丝”互动……记者突然发现了这样一条留言:“1949至2018,承载了老老少少三代人几十年的喜怒哀乐……”留言人叫阿霞,她的母亲迟淑珍娘家一家子就是院子的老房主。
能否邀她们故地重游?记者联系新老房主,大伙儿都喜出望外、欣然相约。一碰面,大姐迟淑珍就拉住记者:“姑娘,感谢你,我们早就想回来看看了!”
“还是家的感觉!”看一眼,四姐妹就同声感慨。这个家要从1949年说起,那年做小生意的迟老爷子,用不多的钱购置了这处小院。近70年间,小院留下了迟家人太多温暖的回忆。
北屋廊下,73岁的二姐迟淑荣弓着腰,轻抚门板上“龙凤呈祥”的纹样,“以前我们爱在北屋门口照相,相片中都少不了这两块老门板的影儿。”记忆犹新的还有父亲严厉的模样,“小方桌上吃饭,谁吧唧嘴,他不言语,只把筷子一摔,‘啪’地一下,立马儿安静了。”
家的味道还在。欣慰之余,细心的迟淑珍发现了更多惊喜:塌陷的房顶换上了全新的檩条,腐朽的柱子通过墩接获得新生……“好像一个人换了件新衣裳。”
让小院重获新生的正是马海方、王幸兴夫妇。
伴随老城整体保护,2018年,西城区启动天桥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腾退,居民自愿报名。“当时小院已经很破败了,我们也考虑过大伙儿出钱维修,一来投资太大,二来六家人根本住不下。”三姐迟淑敏说,“政府说会再利用,我们希望有能力的人来帮它延续生命。”
2019年,天桥盛世集团启动“天桥·艺巢”计划,利用腾退出的老院子引入艺术家工作室,人物画家马海方入驻其中,修旧如旧。
马海方虽已失聪,但他连读唇语带看字条,与四姐妹的交流竟非常流畅。“我给几位姐姐画张像吧。”水彩晕染出四姐妹的面庞,个个笑靥如花,主题就是“欢迎回家”。
临近12点,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手擀牛肉面上了桌,“以前母亲过生日,就在正房当间儿吃面条,今天回家又吃上面条了!”这一刻,同一座院、同一间房、同一款味蕾记忆,将原本陌生的两家人亲密地连接起来,不是一家、亲如一家。
爱北京、爱胡同,同样的爱让迟家姐妹与马海方夫妇相聚一堂。相信这样的故事在北京新旧交融的老城中还有很多。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有同样的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带您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