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1月30日,微软旗下的OpenAI实验室推出了ChatGPT,这款聊天机器人模型仅五天便吸引了超过100万的用户。到了2023年1月底,ChatGPT就达到了一个亿的月活用户数,而在2月初,它宣布自己已经达到满负荷运转,暂时无法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这场火爆让人感到既惊叹又有些恐慌。
ChatGPT全称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开发的一项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进行对话,并且能根据上下文进行互动,就像真正的人类交流一样。此外,它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以及编写代码等任务。
"Chat"指的是网上的聊天室的闲聊或交谈;"Generative"意味着有生产力或生殖力;而"Pre-trained"则是预先训练过的意思。而"Transformer"则象征着彻底改变或变形金刚般强大的力量。
考虑到这些信息,我建议将ChatGPT命名为“聊斋”,虽然这名字可能不符合易中天老师提出的“信、达、雅”标准,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一方面,这个名字反映了人工智能产品只是大致模仿人类;另一方面,这些虚拟存在也如《聊斋志异》中的那些女鬼一样阴魂不散,与我们缠绕不已!
我取名为“聊斋”的灵感来源于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其中,“聊斋”是作者书房的名字,他在那里听取并记录各种奇闻趣事。这个名称包含了记录与奇异的事物两层含义。在蒲松龄的小说中,有许多关于花妖狐魅与人的恋爱故事,因此“聊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神话主题。
现在,我们正从事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用人工智能来提取变化图样,然后再由员工亲自实地核实。在这种工作流程中,有时候变化图样实在太过夸张,让人难以抑制笑意。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员工去确证真伪。我担忧的是,因为技术进步,我们有可能沦为机器程序奴隶,这种趋势似乎正在悄然出现,对此情景感到有些悲观。
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如同适用的场所,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尽管它可以执行复杂任务,却缺乏情感深度,不太擅长纯粹的人际交流。不知是否应该让ChatGPT给自己起一个中文名——“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