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一轮制裁的阴影下,中国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变。10月7日,美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中国半导体的严格禁令,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存储产业,还对先进工艺的逻辑芯片和AI芯片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国半导体企业被迫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以确保自身产业链的完整性。
在ELEXCON2022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系统展上,分析师李湖分享了国产芯片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他指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芯片集聚地,并且有着像华为海思、全志科技这样的优秀企业引领国产芯片发展。但在高端产品方面,我国仍然依赖于进口,而国产替代势不可挡。
根据李湖,对于国产芯片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中的部分产品技术标准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本土产线实现中大批量供货;第二梯队中的部分产品技术标准也达到全球一流水平,但本土产线供货只是小批量或受政策支持;第三梯队则是包括CPU、GPU等领域,其技术与全球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尚未实现批量供货。
尽管成熟制程领域竞争激烈,但MCU新玩家不断涌现。在消费电子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即便是MCU新进入者,也将车规级MCU纳入业务范围。例如,小华半导体刚从华大半导体剥离出来,就将车规级MCU作为其业务重点。而领芯微电子已完成研发的一款车规级MCU正在进行车规认证,将于明年第一季度量产。
此外,有些公司如先楫半導體,则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架构研发MCU,其产品跑分超过市面上所有M7核MCU产品跑分,并重点发力工业和储能市场,为打开新的MCU市场提供了解决方案。
总之,在美国制裁升级后期,“走出去”的道路虽然艰难,但“造内”、“强内”的能力同样重要。通过积极推动国内自主创新,以及利用当前热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服务器等,为国内制造业注入活力,是我国应对挑战并保持产业链稳定的关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