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执行部长、半导体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京波教授的话中,提到:“如果把所有的领域都加起来,我们国家芯片的人才缺口可能有60万左右。”这意味着制造环节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而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则是最严重短缺的。这些现状背后,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和产业发展速度过快所导致的吗?还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不匹配,或者待遇低迷导致毕业生避之唯恐不及?
新京智库通过深入调查,揭示了以下五个主要原因:
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三大存储芯片公司面临的是一个高速发展时代。随着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对集成电路的不断增长需求,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和金额也在快速增加。这种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既有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队伍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人才流失:国内外多位专家指出,除了国内高校学生选择数学系或金融专业而非半导体专业外,在业人员也纷纷流向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或是选择国外工作,这些都成为影响我国芯片行业人力的重要原因。
行业技术难度高:王磊表示,为了成为一名熟练工程师,在IC硬件设计领域需要至少8年至10年的积累时间。而且,与软件开发相比,芯片设计更加费脑子且成本更高,一旦出现错误修正成本非常昂贵。
高校教育与行业匹配不足: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晚,加之历史背景和国际封锁等问题,使得我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与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加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分化,不利于形成符合行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薪酬待遇问题:尽管国家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但薪酬待遇依然无法吸引足够数量合格的人才进入这个行当。许多优秀工程师因为能获得更高薪水而转向其他行业,如互联网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
综上所述,由于众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我国产业对人力的需求远超现实供应。这场人才危机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整个社会层面的改革与创新。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而制约甚至阻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